- 註冊時間
- 2007-9-3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

4 Q/ v3 G7 n8 D8 H8 V2 ]1 n6 z6 H" y% w# x3 |
+ u7 e0 _% L, K R
* g6 A l# T% J# f5 ~
+ e9 `9 O1 V5 ?, o
1 O* O+ z) w @義大利羅馬競技場 : 羅馬競技場(Colosseum, 亦翻為鬥獸場)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內台伯河東岸,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為古羅馬的象徵,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1 p2 P: y/ k. i1 r, d4 B3 M1 p1 p0 ]3 x3 J6 [
羅馬競技場建於公元72——79年,是羅馬帝國征服耶路撒冷後,為紀念皇帝威斯巴西安的豐功偉績所建,由8萬名猶太俘虜作勞役,用工8年完成,整個建築佔地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可容納9萬觀眾,其建築樣式至今仍在影響著現代大型體育場的建築。6 E) E* O5 g1 v+ b' O& J
$ j+ v& e9 w+ M# Y
古羅馬廣場遺址群位於威尼斯廣場到圓形競技場之間,曾經是羅馬時代市民生活的中心。廣場自公元前6世紀時開始建設,至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集中了大量的羅馬帝國宗教性和紀念性建築物。5 a" b1 B, s& E- }$ O" o
% i/ [2 Y3 t0 Q; r* \4 g1 Q* q4 _
+ _3 o* l& w- n
4 }% _3 v7 d$ g4 s4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競技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決鬥的地方。" V' a# D# N7 O: i3 ]0 ~, C0 |; t
& d$ P7 n) L+ |7 h5 h* K羅馬競技場是在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由強迫淪為奴隸的八萬猶太和阿拉伯俘虜修建而成的。還有一種說法是,將俘虜來的奴隸賣給當地的羅馬人,獲得了巨大的收入,從而得以支持競技場建造的龐大支出。而真正建造這座建築的人,更多是擁有相當技藝的建築師和有專業知識的工人。圍牆共分四層,前三層均有柱式裝飾,依次為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種柱式。科洛西姆競技場以宏偉、獨特的造型聞名於世。+ H8 K2 v, x/ s/ ]
1 w, T3 O7 M. t" Q2 f- N3 w
$ |: r( Q+ y0 @( g, O& \( I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決鬥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由4萬名戰俘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現僅存遺跡。競技場專為野蠻的奴隸主和流氓們看決鬥而造。從功能、規模、技術和藝術風格各方面來看,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它的施工速度之快也是一個奇蹟。
5 n; i' f, R1 M; {* o8 v0 U
- ^' V) J- h4 ~# b2 S# c5 h5 c9 E
競技場平面式長圓形的,相當於兩個古羅馬劇場的觀眾席相對合一。競技場長軸188m,短軸156m,中央的“表演區”長軸86m,短軸54m。觀眾席大約有60排座位,逐排升起,分為五區。前面一區是榮譽席,最後兩區是下層群眾的席位,中間是騎士等地位比較高的公民坐的。榮譽席比“表演區”高5m多,下層觀眾席位和騎士席位之間也有6m多的高差,社會上層的安全措施很嚴密。最上一層觀眾席背靠著外立面的牆。觀眾席總的升起坡度接近62℅,觀覽條件很好。8 v! m, g0 w# s1 U/ j9 V- S
) |% p9 P1 n$ o6 Z" Z
: E! L3 M+ Y; l- n! L" `- J( v
, L9 X3 _3 c; x$ w4 D& g羅馬競技場由弗拉維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帕薌(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伽爾巴、奧托、維泰里烏斯)的失敗的統治,韋帕薌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6 c$ e A& V" C4 b* s3 S* K: Q# }8 D* K9 y3 T! p
這個用石頭建起的羅馬競技場(長188米;寬156米;高57米),由石灰華(10萬立方米,採自提維里附近的採石場,通過一條特殊的馬路運至羅馬)構成,它是羅馬最大的環形競技場了。人們相信大約300噸的鐵被用來製造將石頭連接起來的抓鉤。
+ v- Z0 ]2 S1 S3 y' K2 i- s& y3 s3 u
/ D4 l1 S, g4 g( R* r: y5 l2 t
從外部看,這座羅馬競技場由一系列3層的環形拱廊組成,最高的第4層是頂閣。這3層拱廊中的石柱根據經典的標準分別設計(由地面開始,多利安式樣,愛奧尼亞式樣和科林斯式樣)。在第4層的房檐下面排列著240個中空的突出部分,它們是用來安插木棍以支撐“Velarium”的,Velarium是露天劇場的遮陽帆布,皇家艦隊的水兵們負責把它撐起以幫助觀眾避暑,避雨和防寒,這樣一來大斗獸場便成為一座1世紀的透明園頂競技場。) E1 q# z; {, R; U5 K+ z2 }
' X- n; Q y) M; @4 v! P% f羅馬競技場能容納的觀眾大約九萬餘人。共有3層座位;下層,中層及上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台,這是給地位最低下的社會成員準備的:女人,奴隸和窮人。但即使在其他層,座位也是按照社會地位和職業狀況安排的:皇室成員和守望聖火的貞女們擁有的、特殊的包廂。身著白色紅邊長袍的元老們坐在同一層的“唱詩席”中;然後依此是武士和平民。不同職業的人也有特殊的席位,例如士兵、作家、學者和教師,以及國外的高僧等。觀眾們從第一層的80個拱門入口處進入羅馬競技場,另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被稱為吐口,觀眾可以通過它們湧進和湧出,混亂和失控的人群因此能夠被快速的疏散(據說這裡只需十分鐘就可以被清空)。3 R# ^5 r2 m5 `: M
: B z, K* d! ~4 n8 Z8 M
* e+ T* w: y0 W1 f, Y9 Z; ~0 r" V" {! z! P( b; i
決鬥是競技場的主要節目,是一天中娛樂的高峰。當時還出現了專門培訓決鬥士的決鬥學校。由競技場來為4所決鬥學校提供資金,這4所學校可以容納2000名決鬥士,實際上這些決鬥學校不過是訓練營和監獄的組合體,因為絕大多數的決鬥士都是來自羅馬帝國各個地方的奴隸和俘虜,他們沒有任何自由和權力,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o- ~% X0 O) H2 ?2 f2 _/ i, w
" s- N5 G+ D" H6 P
對於羅馬貴族來說,最殘酷的格鬥毫無疑問也是他們最為激動的。打鬥者帶有戟或短劍。大部分鬥士都是奴隸和犯人。也有為了掙錢而自願前來格鬥的,他們都受過專門訓練。格鬥分許多種:最有名的是決鬥,這種決鬥的一方是持三叉戟和網的決鬥士,對手是帶刀和盾的羅馬武士,帶網的決鬥士要用網纏住對手再用三叉戟把他殺死,另一決鬥士帶著頭盔,手持短劍盾牌,拼命追趕想戰勝他的對手。最後,失敗的一方要懇求看台上的人大發慈悲,這些觀眾們決定著他的命運,假如他們揮舞著手巾,他就能被免死;假如這些人手掌向下,那就意味著要他死。
) m" _0 z5 O7 u* q, Q! o. `0 T2 a9 A& v G. c X; W
. G) [) w, Y+ Q1 O8 b4 R7 R
1 p- J1 X" p! o+ m6 r許多世紀前,這個競技場由於地震部分倒塌了,但如今仍可看到當時鬥士們格鬥所用的場地。. s! W3 z* a! O3 t! S
Y& F4 y" e% A3 g現代古羅馬競技場可以說是羅馬乃至整個義大利的象徵。競技場終年遊人如織,來自全世界的遊客紛沓而至。
$ A- {: [, N: f5 J+ F" ?' y6 U W- ^7 U
門票價格是12歐元(9歐+3歐元不固定場內展覽費),如果是歐盟國家居民(需擁有歐盟國家頒發的護照)且年齡在18至26歲之間,可以享受4.5歐元+3歐元的優惠票節。有地鐵和公交車可以直達競技場,地鐵價格為每次1歐元公交車價格也是1歐元。地鐵票和公交票是相同的,(每張車票可以在限制時間內無限次使用,但是只能進入地鐵一次,每天的使用時間截至午夜12點),在售票機和街邊商店都可以買票。
1 H& i/ v( D6 `4 w: b/ Z3 G+ u; x$ n1 Y7 V" M: M
雖然羅馬是一個充滿藝術的都市,但是由於大量非法移民以及國內犯罪控制不足,偷竊十分猖狂!前往旅遊的觀光客一定保護好自己的隨身物品!
& C4 ^+ N0 p! H: \) ]0 y7 Z% h; i) Q& B8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