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9-3
- 精華
- 在線時間
- 小時
- 米币
-
- 最後登錄
- 1970-1-1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
/ B6 W S& y( E2 z% p ~7 E
1999年VW以旗下最小、最迷你的車款Lupo,推出了名為Lupo 3L的節能車款,用盡了VW當時各種最先進的科技、前衛的設計,用盡一切的辦法才能讓這款搭載1.2L三缸柴油引擎、6速手排、使用輕量化鋁鎂材質車門:、重量只有830kg的Lupo 3L,達到僅需使用3公升柴油便能行駛100km距離的理想境界。但時至今日M-BENZ也實現了同樣的目標,而且拜日新月異的先進科技之賜,M-BENZ可不是靠著迷你小車來達到同樣的成果,而是讓具有全球豪華旗艦房車指標地位的S-Class來完成這項紀錄。% }( S( _$ Q/ f1 e# _
! ^5 I* p+ ^5 K% B![](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25.jpg)
+ `& [; r7 N+ s9 L: E6 {& R$ U1 c# {2 e" D1 s$ V
預計在9月法蘭克福車展中登場的S 500 PLUG-IN HYBRID,靠著先進的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輕鬆完成僅需3公升汽油便足以行駛100km距離的歷史成就,而且這項紀錄更是在歐盟NEDC架構下所完成的油耗認證數據。% |2 t8 W. z; i( @+ \. p2 _- p/ ~
! f: \) C1 v" s/ P: ~8 E. ? ; e3 |. C7 h2 A" n
4 ~1 ]5 S$ u, o) _4 j# n! f
為了達到這項驚人的壯舉,M-BENZ自然也為S 500 PLUG-IN HYBRID裝置了許多的節能科技,但是M-BENZ不可能讓自己的旗艦車款像VW當年一樣為了達到這樣的紀錄,採取精簡配備、降低動力規格等〝苛刻〞的作法來達成目的,相反的S 500 PLUG-IN HYBRID在3.0L V6渦輪增壓引擎與馬達動力的組合下,分別提供333hp及近109hp的馬力推動下(扭力輸出分別有48.9kgm與34.7kgm),僅需5.5秒便可完成由靜止加速至100km/h的衝刺過程,而極速則是被限制在250km/h的水準,非凡的身手絲毫不因節能取向而有所偏廢。
8 g! M7 }- T) f
! N' `% p& O- y& p8 r4 L; I $ K8 `% a- e5 l* `& U
- k: I+ @5 V0 p2 ?1 o) Q% l1 X. b. W而在每100km距離僅需消耗3公升汽油的卓越油耗表現下,S 500 PLUG-IN HYBRID的CO2排放量也僅有69g/km的超低水準而已,整體來說,M-BENZ S 500 PLUG-IN HYBRID的省油與節能實力,已經更勝以節能著稱、但尺碼卻相對小上許多的TOYOTA Prius(3.9L/100km;89g/km)。1 r* @: k0 |5 `$ m. u, r
1 R& U2 o, t9 _" M* d7 o( E8 K' t " m3 ~" N0 \. o( [5 \0 i
6 W$ f+ x) h' m5 I+ b+ z: p( l
而針對插電式的油電混合動力設計,S 500 PLUG-IN HYBRID再以全電能行駛的情況下已能提供高達30km的行駛距離,其所配置的Intelligent HYBRID能量管理系統,能夠藉由衛星導航系統來自動分析路程的用能規劃,讓車輛的電能、引擎效能自行搭配,以營造出最完美、最高效率的應用方式。
3 w2 g& K) [& q2 K: [
9 v/ y! J, P- B. O8 A. O![](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24.jpg)
8 Q# }3 ^3 G- k
5 w) [! \" | k, z/ ^7 {4 B9 W% w同時為了讓駕駛人有著進階的選擇方式,M-BENZ也為S 500 PLUG-IN HYBRID提供有四種分別名為HYBRID、E?MODE、E-SAVE與CHARGE等操作模式,其中以HYBRID作為標準的動力模式,E-MODE則以純電力行駛,E-SAVE則是保持充營的電能供隨時驅策,而CHARGE則是在行進的同時盡快的為電池進行蓄電;當然包括煞車動能回收或是行駛在下坡路段等,也都是S 500 PLUG-IN HYBRID不會錯過為自己累積更多電能的好機會。
" g& u$ t4 a0 @4 e$ M- d, p; D! r2 q, u U- U( \9 K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23.jpg)
- B9 W' v* M+ F, U6 Y
! C7 E: W) `% F) X9 m# X# M事實上,M-BENZ早就在現行的S-Class之上開始作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發,並且在2009年推出同樣名為S 500 PLUG-IN HYBRID的概念車款,如今再經過4年進化與發展、相關的技術也更趨成熟,本屆的法蘭克福車展也正是S 500 PLUG-IN HYBRID正式亮相的最佳舞台。
; I: J) T, S! N- c j7 B0 x" {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28.jpg)
& c6 g# X' u' X7 a& {8 L現行的M-BENZ S400 Hybrid從2009年登場以來、在全球共售出約2萬餘輛。
' Y; h0 E: O; c2 d/ I) D; t
; R; A0 f! ?, ?, G* n7 z5 y N3 P* x " w7 }: e5 ^3 k M
1999年的Lupo 3L。
/ T" D! n; b2 l1 q2 r M
$ l/ r% }: }: P& JM-BENZ原廠表示,S 500 PLUG-IN HYBRID雖然在法蘭克福車展中登場亮相,但上市時間至少也是在明年以後。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國內的車迷們似乎相當有機會在明年開始看到許多PLUG-IN HYBRID的車款在國內亮相,除了目前已經在日月潭風景區服役的TOYOTA Prius S 500 PLUG-IN HYBRID之外,包括BMW i3(2014下半年上市)、PORSCHE Panamera S E-Hybrid(臺北車展將可見到)以及本文主角S 500 PLUG-IN HYBRID,也都將有機會陸續登場,全球車壇的最新科技,很快的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 t9 X; q6 a$ H& x
9 m; J0 N# {$ Y5 V# `7 M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210.jpg)
. P% ?. ?. N2 d+ V- q2009年登場的S 500 PLUG-IN HYBRID概念車。 b7 {0 y" }* E- Q: [& o$ ~1 ^1 i
% z6 b* f0 R! h# v$ r) K
% l# B. j0 `# Y) x7 v5 F7 B
/ L8 c# ~4 v% Z
3 x% O' s5 s8 U
' P, q; D0 B' @; K
: ]' ]+ Y& E/ c/ Y) Z3 {) v1 O8 M$ u2 l# i( C! D2 y! | y; g
. M8 R) O& A w+ g" a7 [1 V
+ Q- U9 \# U0 t6 U# Z. \. \! N6 ~- h; O6 M7 ~, a* R, ^4 Z
0 B/ y9 Y7 ?1 o) O; B; H
2013法蘭克福車展搶先報:注入LaFerrari的靈魂,FERRARI 458 Speciale進化登場
; P7 m- E7 |* _5 ~ n; W% E/ L+ U# s9 q- X! U7 H- l8 B; L+ o
1 e; d& Q A: z) V$ Y. _. K
於2009年登場上市的FERRARI當家中置引擎跑車458 Italia,問世至今也已經快要邁入滿4年的光景,儘管其絕佳的性能及超卓的駕馭樂趣依然無畏其它挑戰者的威脅,但是FERRARI身為全球純種跑車的第一品牌、追求在賽事上的勝利為唯一宗旨,保持領先當然也是旗下車款永遠的目標。
' j ?2 q* ]' }" z1 b0 d( r" |9 ^. R$ \
) D; E4 |7 `+ g! M# p 1 I+ B6 |! r4 s- t" G
內裝鋪陳似乎變化並不大,但是在座椅造型、副手座前方的配置與〝排檔座〞的設計都有明顯不同(如下圖)。# @( u& Y9 v' q& i
G" C0 Y+ W j7 f8 F) d( @
也因此,FERRARI罕見的準備在法蘭克福車展中推出458 Italia的進化版本,並以458 Speciale之名登場,但不同於FERRARI為California推出California 30的進化版本,僅在動力與輕量化工程的領域上著墨而已,458 Speciale不僅的改變不僅僅是動力的提升,同時在外觀與駕駛艙的格局,也呈現相當大的改變,尤其是加入了許多來自於La Ferrari的靈感來源。
9 A+ b8 ]: e7 e6 j* y0 W! e! c5 l9 [8 W$ T# B2 i1 B
7 k& `$ c" i0 S3 z
. Y7 s: c* T; V/ w
首先在動力單元的部分,458 Speciale依然使用同樣的4.5L(4495c.c.)的90度夾角V8引擎,這具引擎在過去已經連續兩年在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 大獎評選中拿下〝Best Performance Engine〞的殊榮,其性能的傑出、完善的可靠性都已獲得極大的認同,但是FERRARI仍然精益求精的進行了提升方案,將最大馬力增加至605hp的水準(同樣在9000rpm),不僅較原本的570hp大幅增加有35hp的水準,同時引擎的燃積效率也來到每公升135hp的超凡境界,至於扭力的部分則維持在55.1kgm的水準,出現在6000rpm的表現也是如出一轍。: k' N! P% W# J2 ^
( C4 p6 r" S1 T3 @0 l% B!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66.jpg)
0 \3 ]% \' n3 e2 l* z新的〝排檔座〞在設計手法上有濃厚的LaFerrario的味道。$ y% T8 q7 j2 P1 ~: _. c
1 H7 L! I+ F% v3 ?5 W5 ?6 _其實在仔細比較之下,458 Speciale所使用的4.5L V8引擎較458 Italia的V8引擎,在排氣量上還少了4.c.(4495c.c.對上4599c.c.),究竟FERRARI到底施了什麼樣的魔法我們並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經穩坐市售車款中效率最高的自然引擎寶座。
5 h5 n" O+ v% d; v% K" m7 E
$ R$ G1 z, |2 x) } 6 B- \5 h# ?0 [) u
車首〝引擎蓋〞的部分經過大規模的修改,整體氣動力設計已有明顯的升級。1 D! |; w& D# P: c& N% A
5 P! _$ P& M3 F7 C3 j
在動力獲得推升之後,458 Speciale的馬力重量比也進一步降低至每匹馬力僅需負擔2.13kg的車重的範圍,如此一來,卻也同時造就了458 Speciale由靜止加速至100km/h僅需3.0秒,0-200km/h也僅需9.1秒,在Fiorano賽道最快單圈1分23秒5的非凡境界。這樣的性能數據、再放眼其它市場上的可能對手,458 Speciale從起跑開始就讓它們一路只有吃灰的份…
0 e, @6 y- o. W' M7 Q/ w1 K R+ U( ]" G9 ^2 y6 Q( O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69.jpg)
/ {& I. s P4 G: ]$ K+ ]* L8 }2 i: x8 I' Z
空力效果的進化也是458 Speciale的一大重點,由Ferrari Styling Centre所執掌操刀、並與Pinifarinma進行合作的改良計畫,讓458 Speciale純正的賽車血統得以更為彰顯,尤其是改良過後的可動式前/後擾流翼片的使用,讓下壓力與風阻係數之間取得了更完美的平衡,除了可以有效提升車輛在高速時的穩定性,也造就458 Speciale成為FERRARI歷史中空氣動力效率最高的車款地位。
8 s& L% @6 [$ F( n. d' L
, g. ?1 C' g5 p$ {3 m! ^4 A0 L而且FERRAIR也在458 Speciale使用了多種嶄新的電子控制系統,讓駕駛人在享受車輛轉向過度的原始特質所帶來的激情樂趣之餘,也能夠在駕馭指令下達時,精確的發揮極車輛最致的性能!: G2 K9 u: M3 D; `/ d
3 W- U- P9 b1 J2 A( [9 u. F- N
/ J3 B6 e: x$ y+ c% N, W( S
' N0 E* D8 e& [! e
其中之一就是名為Side Slip angle Control system(SSC)的輔助,透過F1-Trac循跡控制的精準計算以及電子E-Diff電子差速器的完美應用,讓車輛在出現側滑現象時可以被控制在更大的容許範圍之內,讓駕駛人從中獲得更為豐富的激情享受。' N e' g* L. n$ F; ]6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輪胎也在458 Speciale締造卓越性能成就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所搭配使用的Pilot Sport Cup2 跑胎,讓458 Speciale得以在乾燥地面上締造難以突破的單圈成績,僅0.06秒的超快反應時間以及高達1.33g的側向加速值,也再度寫下了FERRARI在市售跑車領域的新紀錄,同時也能兼顧濕地路面時的性能表現。
; L1 J4 r+ f$ J X& U2 U5 \2 o- X; ?- b
![](http://newsimg.autonet.com.tw/showpic/2013/8/bb308008613.jpg)
6 n" k2 R- `1 {9 |" O7 e/ F' ~9 [! Y; f5 V2 s+ x5 i& N
1 B! R! E) P! }- C: V+ H
9 b/ x# O5 P" {6 }5 L2 u4 B" y+ [0 D k# ^$ t; k0 S% A; O6 {
8 {* L( c- r$ A$ p( y; \
7 A5 @7 \) r2 P- V
3 K+ r0 m# M( J" ~! t1 {4 t. c7 v3 g
. O/ c0 W' k" F. y# Q) U/ C, }7 P: L3 {% O7 ]
g4 g& ?; X6 D0 J
- {: p, U% }" s1 \
MITSUBISHI形象扭轉關鍵,Lancer Sportback 1.8、Pajero 3.2三/五門聯手登台
/ {. l6 p2 g/ q1 H9 m1 w& q8 d: S* H8 ?/ o
7 K' x2 x; T0 A+ p/ J
日前於台灣正式發表的Lancer Sportback 1.8、Pajero 3.2三/五門,分別打出新台幣84.9萬元、189.9/228萬元的售價,期望能增添產品陣容和選擇性,並藉此來扭轉消費者對MITSUBISHI的品牌形象,當然這對MITSUBISHI於台灣的經營來說,堪稱相當關鍵的時刻。
5 d" ~3 p$ ~$ q9 m0 f4 n% {
' Z9 e+ T; }9 h9 I$ J0 f! w![](http://img.autonet.com.tw/news/img/2013/8/bb30803622.jpg)
. T& J, ] ]3 y; \由於MITSUBISHI在台灣國產化深耕已久,大多數人對於這個品牌的印象僅止於國產車,實際上在日本車尚未開放進口之前,也曾引進美規Galant、Mirage、Eclipse,待1990年代加入WTO之後,Pajero、RVR、Lancer Evo.等純日本車陸續叩關,加上Lancer、Savrin、Galant等國產車的陣容,也讓MITSUBISHI的品牌形象站上高峰。無奈在市場競爭更形激烈,日本母廠資源嚴重不足,以及日幣匯率走高和金融海嘯等多重影響下,MITSUBISHI在台灣的經營陷入困境,所幸近期日本安倍政權的財政改革,使得日幣大幅走貶,這也讓MITSUBISHI於台灣的代言人中華汽車,決定重啟塵封已久的進口車計畫,引進一口氣發表Lancer Sportback 1.8和Pajero 3.2三/五門等三款車型,企圖藉此來轉品牌形象。
P2 U& P1 g/ f5 {7 S# u# g1 \6 a7 K1 r8 R9 a! m' J$ K) u$ A4 H: k
其實Lancer Sport早在2008年就已經在國外發表,Pajero三門更是2006年問世(2011年與五門一同進行小改款),為何時隔多年才會引進台灣?根據AutoNet汽車日報了解,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日幣走貶。過去日本MITSUBISHI的策略與規劃出了問題,導致新車款的推出速度變慢,這也影響中華汽車導入國產的時機,同時價格也是原廠所堅持的防線,雙方在這部分僵持不下;多款進口車因身價與品牌不成正比,導致最後於台灣叫好不叫座。所幸日幣匯率走貶,讓中華汽車嗅到機會點,因此重啟規劃許久的進口車計畫,也就是目前所發表的Lancer Sportback 1.8和Pajero 3.2三門,若按照先前的估算,Lancer Sportback 1.8的售價絕對破百萬元,Pajero 3.2三門則超過210萬元,縱使名號響亮,但競爭力卻相對低,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只有忍痛凍結計畫。
2 B! z" M: N/ @# d6 @$ ~4 j! D7 c
$ X0 S: W# m" s8 ]$ p如今Lancer Sportback 1.8和Pajero 3.2三門正式引進,加上Pajero 3.2五門、ASX兩款進口車,以及Lancer Fortis、Colt Plus、Outlander三款主力國產車,相信對MITSUBISHI來說應該可增添產品陣容,也能在後勤補給不及的情況下暫時舒緩這個狀況。$ j3 T# m2 E& I
: N) @' O3 T! ~$ k) E: m6 g6 I; {! c
![](http://img.autonet.com.tw/news/img/2013/8/bb30803623.jpg)
- d7 t9 i: x3 _# Z- W6 S- q' h7 ^( L+ \
![](http://img.autonet.com.tw/news/img/2013/8/bb30803624.jpg)
8 p% g2 [. t+ ]9 C# I3 O( W5 p: F$ }' `# ?* _, }9 z
![](http://img.autonet.com.tw/news/img/2013/8/bb30803625.jpg) |
|